其實很多女性都被環境帶偏了,認為想要在目前的社會中順利吃到“紅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示弱”。
![圖片[1]-一個讓女性吃到“社會紅利”的方法](http://www.oilmaxhydraulic.com.cn/wp-content/uploads/2024/08/20240805100700356-image.png)
但現在女性的“示弱”,其實是“取悅男性”,因為絕大部分資源仍掌握在“男性”手中。
女性常常被規訓“要保持美麗”,很多社交平臺的一些熱門挑戰,例如“A4腰”、“漫畫腿”、“直角肩”……
比如,很多商品針對女性用戶進行“心智教育”,聲稱這是”每個女生都必須擁有的斬男口紅、枕邊誘惑香水……等等。
無一例外在悄悄暗示我們:買了這個,就能取悅男人。
甚至有些博主網紅都開直播、拍視頻分享自己“如何通過示弱來從男人那里獲取利益”。這種利益包含很多方面,有工作上的、婚姻中的、還有純粹的金錢利益。
這就會導致更多女性希望通過過度節食、美白等各種方法來吸引男性群體的關注。
但是,以這種方式來讓自己變得強大,本身并不光明,甚至在形成風氣后,會導致整個女性群體被壓迫、被蔑視、被物化……
我記得之前在視頻平臺看一些歷史相關的劇集,總能在彈幕中看到很多男性這樣提問:有女的看嗎?女的看得懂嗎?
這就是女性對自己的“弱化”,導致的局面。
女性竟然不配懂歷史。
我們公司樓下有一個旋轉門,有時偶爾失靈,需要稍微推一下才能啟動。這個周末,我跟一陌生女性同時進入,旋轉門不動,我推了一下,又不動了。
那陌生女性嬌滴滴的站在原地,甚至沒有想伸手幫忙的意思,只等著我繼續推。我有些不舒服,但還是大力推開了門。
我想,如果是個男性的角色,是否會對這樣的女性心生憐愛?會不會內心突然涌起一些保護欲?
想起《知否》里顧二郎對別人說的一句話: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外室。
劇中的女人也是通過“示弱”的手段來謀求利益和地位。
女性真正的強大應該是一種「野性」,是能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的野心,是堅毅強硬、是明朗大氣、是即使被逼至絕境,也能咬緊牙關一步步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比如最近巴黎奧運會網球奪冠的鄭欽文,她皮膚黝黑,甚至有斑點,長相也沒有很精致,但整個人透著健康、野性的力量美。
女性不是生來就該溫柔似水,不是生來就該做賢妻良母,不是生來就應該輔佐男人的家務事……
女性也可以強壯、可以威武、可以叛逆、可以瘋狂、可以有各種風格的美。
你可以野心勃勃的占有這世界的美好。
而想做到這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男性”,沒錯,就是模仿那些已經在社會上吃到紅利的人。
這里說的“男性”,不一定指的是生理上的“男人”,而是“男性方式”,也可以理解為“陽性力量”。
在打乒乓球上,女運動員已經在利用男運動員的打法來獲得進一步的突破,這就是一種“吃到紅利的手段”。
在練習瑜伽的人中,男性更容易有所成就,因為他們天生的“力量”要比女性強大。
在生意場上,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吃得開,因為他們天生自信力強,而女性更容易自我懷疑。
有很多現實的例子,我們可以仔細去觀察。
「力量」本身是成就一個人的基礎,而女性天生「畏懼力量」,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教育中「女性過于有力量」就變得不像個女人,甚至會得到同性的嘲笑。
但力量本身是任何人都有的能量。
如果女性天生擁有“陰柔之力“,也愿意接受自己擁有一些“陽剛之力”,二力合一,化為太極,則成「道」矣。
萬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