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不宜作為產品售賣的原因及解析

看本文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自己有做過多少產品?
一開始做的時候是不是信心滿滿,但是到后面無人問津,直接中途結束了這款產品?
如果有,可以看看本文,我的個人經驗分享。

一、你要做什么產品
很多的朋友做產品,并不會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類型的。
也許只是興趣就推出來一款產品,至于賺不賺的得到錢,那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我自己就做過很多的產品。
比如99的創業社群,比如1380的會員,還有現在99的信息精選群,以及還有一個網站平臺。
這些都是我想用心做交付的群,想用心做交付的產品。
截止到目前,只有兩個產品活下來了,一個是99的信息精選群,另一個是網站的。
以上四款產品,基本都有做一個持續性的事。
比如社群,就一定需要有人持續性的去分享內容,以及有新鮮血液進來。
沒有新鮮血液進來的話,都是一群老油條,沒人說話的,基本不出三個月就G了。
而那些互聯的群,以項目為主的,根本都不需要三個月,一個月基本就沒人說話了。
所以一開始定位要賣什么產品是需要去思考定位清楚的。
產品有非常的多,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做知識付費相關行業的從業者來說,社群,一定是最容易接觸到的一款產品。
但,社群也是最最最最最最難運營的一款產品。

二、一看就會,一做就廢
很多人做社群,說的好聽點,就是搞個圈子。
說的不好聽,就是想賺點錢,磨一磨刀。
兩者的本質都沒錯,但多數人是沒有能力運營起來的。
比如,知識星球,比如微信群。
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建立了一個群,知識星球表面上看起來也只是做了一個付費論壇。
但是這背后百分之九十的群,或者星球第二年的續費率都只有百分之五左右。
是的,百分之五,而不是百分之五十。
我就憑我自己的過往來看,目前續費過的,真的就只有那么幾個圈,大多數沒有續費的,多半也只是第一次支持。
若你的產品本身是具有時效性的,若是時效性差不多過了,就不應該繼續放人加入了。
若是你本身沒做過社群的話,我是建議是先小范圍做一波,正反饋效果不錯,再去考慮放大。
這也是我自己不建議各位主去做知識付費這個賽道的原因。
如果你想在互聯網賺錢,不要首選知識付費這個賽道
就是因為多數的知識付費的內容,大多數都沒有回購,若是沒有回購,且全心全意都放在這款產品的話,一定會死掉的。

三、時效性
很多搞項目的,喜歡在短期內搞個項目群,也許項目黃了,這個群依舊不會解散。
若是你有打算做項目群的話,可以試試三個月解散的模式,或者以附贈品,打卡的形式去做,這才是一個能長遠的玩法。
比如拿AI繪畫,還有GPT來說,要是加入了那么一兩個圈,會發現大多數的內容都是重復的,相似的,甚至都有可能是直接搬運的。
像這種產品比的就是時效性,你能否在第一時間做個社群,而不是等內容差不多渙散的時候再去做。
內容渙散了,流量小了,開始限制了再去做的話,效率不會太高,轉化也不會太好。
轉化不好,會影響到非常多的結果,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影響到實際運營的人情況。
因為無法做到持續的收錢,所以也不會有興趣去繼續運營。

四、內容迭代
對于一個剛接觸互聯網的人來說,以上說到的這些坑,建議都是去踩一踩的。
不踩一下,多半也不會知道,做一個社群的苦。
為什么呢?
若無法做到持續收錢,也許只會在第一時間內作出一些效果內容,但是實際上并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以為自己為例子,做了一個創業社群,大多數加進來的朋友都是為了支持我的,大部分也都是老油條,所以活躍度基本接近于0,這個群的前三個月,活躍度還行,后面就沒然后了。
直接變成了一個死群,我知道會有人覺得這個不合適,但我也想過怎么運營,發現怎么運營都不太行,因為這款產品的定位就不對。
賣點錯了,后面的一切也就都錯了。
一開始我是把這個社群作為項目分享來的,但做項目,要是沒人陪同你一起去實戰產出內容的話,基本就死了。
其實還是主動的人太少,也不知道應該怎么主動去問什么內容,要是真有問題,也會選擇私聊。
如何迭代玩法,保持一個群的活躍,這個就是考驗運營人員的方法了。
目前我發現,只有當你作為內容產出者,自己一直在產出內容,且能堅持產出內容,那這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這款產品以自己為主,其他無關的人員的參與都與你關系不大,可有可無系列。
堅持把自己作為核心去輸出內容,比如我的信息精選群,每天發的就是我看到的內容,盡量保持禁言,到現在來看,數據還行,真遇到問題,會有人表達一下意見。
其次就是自己運營打理,內容產出依靠用戶,比如淘金之路,生財有術,這類型的圈子,有大量的用戶自主的發內容,實現正向內循環。
以上兩種方式,第一種的運營成本最低,第二種的運營成本最高。
有迭代,能迭代,能有新鮮血液進來,那么才能持續的保持活躍,才能正向的運營。
若是自己做的社群,沒時間分享內容,不去分享內容,最終導向一定就是死群。

五、制度
我加入很多的社群都是采用的永久制度,永久制度也就造成了只能收一次錢,然后只能通過不斷的拉新,不斷的獲客是很累的。
想要做到正向循環,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時間制度,比如年費制度,每年都做一次結算。
初始化定義制度是很有必要,若是打算做永久制度,那么盡量避免做微信群,除非是答疑交流,不以主分享為主。
項目群的話最好是有人跟你一起跑,項目群,最好的辦法是做月制度,一個月解散一次。

六、定價
定價是個大坑。
若你賣的東西很便宜,那么最好是分享完,然后過大概半個月時間就解散他,做快閃群。
若你賣的產品比較貴,那么最好是不要建群,解散群不合適,繼續運營也不合適,持續運營的話,一定會不斷的有人來咨詢你這個問題。
除非你主動掐斷,但,價格貴了的產品,主動掐斷,你舍得么?
一款產品要是賣的不好,運營者是不會有心思去回答群里面的內容,也不會有心思去分享。
還是繞回來了,沒有新鮮血液,就不會有下一步的階段,大部分的產品都是死在這了。

七、結語
回到文章開始時候聊到的問題,你有做廢過多少產品?
我自認為作廢過兩個社群,這是我自己做的產品。
沒繼續做好的最大原因,一定是新鮮血液的進入,以及交付的輕重。
大部分的社群死掉的原因,還是因為作為運營者,分享的內容結束了,內容結束,就應該關閉的,但,多數人是舍不得關閉這個入口,還是繼續希望這個群能撈點錢出來。
做任何一款產品之前,一定記得思考,你要做什么類型,以誰為主,能否不停的分享內容。
對了,切記一件事,一定,一定不要頻繁發群公告群艾特,三天內能艾特兩次的群,不管是你多少錢價格的,我都丟進去免打擾了。
要是一個群里面,本有一群人很活躍,結果突然消失了,多半是對你的新鮮感過去了,亦或者是你影響到他的人正常使用了。
做好自己的內容很重要,也許會很難,也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但是問題一定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實踐才是真理。
作廢一個產品不可怕,做廢一個社群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深刻的反省。
明確一個賣點很重要,明確運營的方式也很重要。
知識付費從來不是收了錢就結束了,收了錢就應該做好應該做的服務。
若自己對一款產品都沒信心運營了,那就不要去收錢了。
賣東西有時候賣的也是自己的良心。

------本頁內容已結束,喜歡請分享------
溫馨提示:由于項目或工具都有失效性,如遇到不能做的項目或不能使用的工具,可以根據關鍵詞在站點搜索相關內容,查看最近更新的或者在網頁底部給我們留言反饋。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93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