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仍然感覺到迷茫焦慮,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今天這篇文章也許可以幫到你。大家都知道,我的文章有一個個人成長系列。今天我想用另一個角度來解讀一下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其實他才是關于個人成長最經典的著作。真正讀懂了《西游記》的人,必將通往自己的成功之路。
![圖片[1]-《西游記》背后的成功哲學:如何從孫悟空的成長之路找到人生方向](http://www.oilmaxhydraulic.com.cn/wp-content/uploads/2024/03/20240305143629358-141456.png)
首先跟大家討論一個問題:《西游記》的男一號到底是誰?是唐僧還是孫悟空?當然是孫悟空。首先從故事剛開始到最后的大結局,孫悟空貫穿始終,這是不是經典男一號的標準?第二,在戲劇中,男一號通常都要經歷內心的變化和起伏。唐僧從頭到尾幾乎就沒什么變化,一心向善,一心向佛,要求取真經。孫悟空從一個野猴子到山大王,然后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接著被唐僧救了,后來又經歷了各種困難和心理的變化,最后到達西天,被封為斗戰勝佛,絕對的大男主。
其實吳承恩只是把真實歷史中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改編成了悟空成佛記。但是不得不承認,吳承恩對人性的把控十分精準,可以說秒殺現在的一眾編劇和導演。孫悟空從一只野猴變成佛的過程,跟一個人從平庸走向成功的過程幾乎一模一樣,今天看也完全不過時。大鬧天宮的階段叫做“無知者無畏”,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停留在這階段,完全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被太上老君困在煉丹爐中,他練就了火眼金睛,這叫做洞察人性,看清真相。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叫做學會獨處。如果你到了這個階段,可以說就已經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了。一個內心經常感覺到孤獨的人,不一定是因為性格孤僻,而是一個人越趨向高級,身邊聊得來的人,能走進內心的人就越來越少了。能跟這句話產生共鳴的人,一定不是一般人。
拜唐僧為師,對孫悟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叫做“跟對人,做對事”。最重要的是確立了自己的使命和目標。之前他有目標嗎?他一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野猴子,到處玩一會去拜師學個藝,一會下海去逃兵器,一會上天當了個假官,后來莫名其妙的那么多人來打他,他自己都不清楚做這些事的目的到底是想干嘛。渾渾噩噩,直到跟了唐僧,他才第一次有了一個特別明確的目標和使命:保護師傅前往西天取得真經。毫不夸張的說,確立目標和使命,對一個人來說,就是注入了靈魂,也是找到了自己,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通過幫助和成就別人來達成自己內心的圓滿。
這句話可能不太好理解:為什么現在那么多人都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具體的要去成就的對象,并且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去幫助任何人。這個時候,你是沒有任何社會身份的,也就是沒有“我”,你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成就越大的人,代表他幫助了更多的人,甚至在解決社會問題。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比如有一個孩子,你通過二十幾年去幫助他成長,或者你去做義工,你去收徒弟,你去做慈善,本質上都是在確立自己的社會身份,達成自己內心的圓滿。極致的利他,就是極致的利己。一直在為別人創造價值的人,永遠不會迷茫和空虛。所以吳承恩對男一號作為頭號輔助的設定十分精準。
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學會了受得住委屈,明白了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明明我是對的,為什么還受到懲罰?沒有為什么,這個世界不講對錯,只有規則。給你套上一個緊箍咒,從此以后,老大的話永遠正確,不然吃虧的永遠是自己。一個人的內心,一定是因為經歷了足夠的委屈而變得強大的。一個受不到半點委屈的人,他的內心是極度脆弱的,這樣的人也注定難成大事。
我們可以再思考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既然《西游記》被改編成了悟空取經的過程,那么孫悟空要去取的到底是什么呢?印度的大乘佛法,可以說就是那個時代的知識,他是去取知識的。這里吳承恩又有一個很巧妙的設計:大唐離西天十萬八千里,孫悟空一個筋斗也是十萬八千里,但他為什么不直接飛過去,帶了經書再飛回來呢?原著里對這個問題是沒有交代的。這里面其實包含著多重的深意。孫悟空這十萬八千里旅程走過的每一步,經歷的每一件事,本來就已經在領悟真經的內容了。西天取經的過程,本身就是習得真經的過程。為什么師徒四人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一共657部,他們連看都沒看一眼就直接成佛了?真實的行動和經歷,遠比書面上的知識寶貴得多啊。這是吳承恩在向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敬。他們都是明代人,王陽明比吳承恩的時代早了100年左右。而跟吳承恩同時代的董其昌,也寫下了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彼蟾乓彩强戳恕段饔斡洝分蟀l出的感慨吧。
所以真正的知識認知,一定是在行動中去獲取的。你看了再多的書,那也只是別人的思考和總結,不是你的。如果孫悟空真的飛過去,再飛回來把經書讀一遍,他讀得懂嗎?他能成佛嗎?所以成功沒有捷徑,學習也沒有捷徑。一切都來源于你的目標行動和經歷。一個人的成長,必定是在行動中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而不是光讀書。為什么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不那么愛讀書?因為那個時候,我們是在一種沒有具體目標的前提下學習,就算有那也是別人設定的。而離開學校之后,那些明確了自己目標的人,就算之前的成績再差,后來的成長也會突飛猛進。另外,那些依然沒有目標的人,就算之前的成績再好,后來也是渾渾噩噩,了此一生。所以,學歷這件事,對于真正的強者來說,起不到任何決定性的作用。確立目標,即刻行動,遇到問題,學習思考,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標準路徑。
所以請拋開你現在的那些迷茫、焦慮和不知所措。從現在開始,你需要給自己確立一個新的目標,一個之前都沒有想過的目標,一個可以幫助和成就他人的目標。這就是你浴火重生的第一步。你必須重新找到屬于自己的光。你必須成為自己人生的第一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