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時候,很少有人真正關心你;當你離世之后,也不會有幾個人會銘記你。我相信,除了生理疾病帶來的痛苦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大部分來自于你的心態和價值觀,而非來自于客觀存在。你需要關心的事情無非是你的財富、健康以及內心的平靜。切勿輕信壓力會轉化為動力,因為過多的壓力只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
![圖片[1]-重塑人生觀:從焦慮到平靜的心靈之旅](http://www.oilmaxhydraulic.com.cn/wp-content/uploads/2024/04/20240404204326754-image.png)
作家余華曾說過,“精神內耗”指的是我們內心的戲劇性過多,言語未出口,結局卻已在心中演繹千百遍;身體未活動,心靈卻已經穿越了萬重山;行動未實施,但假象中的痛苦和憂慮無法擺脫;已經過去的事情仍然縈繞心頭。現在保持快樂的秘訣在于無所謂,毋需過度焦慮。只要內心平靜,外界也會漸漸安靜下來。人生最好的助手就是那個不斷努力進步的自己。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討厭我,或許那只是他的問題。當一群人都對我抱有厭惡之情時,或許只是因為他們碰巧都互相認識。我們往往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有意義。吃喝玩樂未必是在虛度光陰,而吃苦耐勞也未必代表非凡價值。當我們感到焦慮和心力交瘁時,必須銘記,人生只是各種體驗的累積。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去做那些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比如發呆看日出,或是數星星。你的體驗就是最大的意義。
我曾在女兒第二天要上課的情況下,晚上11點多,帶著她開車去山上看流星雨。人生并不一定要去做那些被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意義是自己賦予的。人生猶如一片曠野,而不是一條預設的軌跡。只要此刻感到快樂,那就已經具有意義了。
回憶起童年,我們覺得忘記帶作業是天大的事;高中時,考不上大學是天大的事;戀愛時,覺得與所愛之人分開是天大的事。但是回頭看看,那些看似難以逾越的障礙,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克服了。從前認為無法接受的事情,最終也在時間的洗禮下漸漸接納了。生活充滿了無限想象,遺憾實則是常態。因此人生就是一個享受過程的過程。
無論我們當初做出什么選擇,都有可能會后悔。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心知肚明,無需以現在的眼光去評判過去的自己。即使時光倒流,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歷,或許我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那么故事的結局又有多重要呢?
金錢可以再掙,工作可以再找,朋友可以再交,愛情可以再遇嗎?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接受分別的來臨,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折,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困惑、不安、焦慮和遺憾。你只需要平靜下來,做好該做的事情,走完該走的路。
生命短暫,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和完美人生。回首過往,輕舟已逝,萬重山已越,這就是人生。讓我們一同加油吧!2024,我們無往不勝。